住在大温的人应该都知道,温哥华西区可谓是富人地区的象征。不仅是因为温西的私立学校鼎鼎有名,更是因为那里人口密度低,社区文化和自然环境好。UBC Sauder商学院的住房经济学家Thomas Davidoff说:“你越富有,即使是你家的1%,你也就越愿意为避免人口密度而付出更多。” 然而近年来,房价的飞速上涨让温西独立屋价格越来越遥不可及,人们对房屋的可负担性逐渐降低。巨额的贷款压力要如何才能有所缓解?不少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出租后巷屋。 后巷屋可以由独立车库改造建成,这样不仅自带了一个单车位停车库,同时还能多出来几个房间。不仅亲朋好友来了可以居住,地段好的话还能出租个大价钱。后巷屋与主人独立屋完全分开,互不打扰,甚至有的还能享受一小块花园地,因此每个月两室一厅的后巷屋可以带来至少$3000元的收入,一年就有上万,回报率也是相当不错的。 可是房屋多了,人口密度也就增加了,这就引起了许多温西居民的不满,因为他们最在意的隐私受到了影响。Davidoff表示,“从物理上讲,后巷屋与车库的结构相似,但它是给人居住的而不是两辆车的车库。当你的邻居有后巷屋时,你会觉得隐私在减少。” 不仅是隐私降低,这也让绿化区域和活动范围变得更少,通过后巷屋帮助还贷,也说明了部分人是通过降低生活需求而选择温西富豪区,这也导致了该区的收入阶层降低,影响了整体社区居民的构成,使富人区更平民化。甚至经济压力更大的,还会自己住进后巷屋,出租自己的主宅来赚取更多租金。 同时,发表在《城市经济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在较富裕的地区,隔壁有一间后巷屋,甚至可以使你的房产价值平均降低3.8%。在价格最高的独立屋中,隔壁有后巷屋的降价幅度更大,为4.7%。 后巷屋的兴起是从2009年温哥华市政府批准兴建后开始的,并大受人们的追捧。会购买这类房屋的人主要为以大换小downsizing的婴儿潮退休人士,比如住在温西的老两口会在退休后卖掉独立屋重新换到温东的后巷屋里居住。因此,人们在买独立屋时也会更在意那里能否建造后巷屋。 自2009年以来,温哥华的房主和新建房屋开发商已将大约3000套后巷住宅添加到房产中,当时该市将后巷住宅作为其住房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95%的单户住宅重新划分为1.5层住宅。 该研究处理了从2009年到2017年温哥华房地产销售记录中提取的数据,并检查了邻居拥有后巷屋的房产的销售价格。 “巷道效应”对中档和低价房屋的影响不大。尽管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房产价值,而不是街区,但大多数受到“巷道效应”影响的高价值房产都位于温西地区。 Davidoff说:“温西的不利影响明显更大,下降了5%到7%,但对温东的影响很小。” “这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周围的密度小幅增加,大约75%的居民不会特别烦恼,但对于拥有最昂贵房屋的25%的富人来说,失去隐私是不行的,” 其实在最早的时候,后巷屋在大户人家的庄园里很常见,那个时候后巷屋是用于停放马车的马车房,或是佣人和司机居住的地方。建造的时候与住宅分开,可以防止火灾。 而如今时代变迁,后巷屋逐渐被改称为花园房,价格也变得越来越昂贵。比如一栋温西的后巷屋,价格甚至有可能比温东的主宅独立屋更高。在温西富人区Kitsilano,就曾经有一个后巷屋在2020年以$185万高价卖出。 看来,一边要维持住宅可负担性,一边要维持社区特色保证隐私,是一件很难平衡的事。因为不提高密度就无法提高可负担性,虽然后巷屋的存在在相对情况上影响了房屋价值,但在总体上来看,温西地区的绝对房价还是在可观性的增长的,并且只会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