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贼心虚!加拿大指责中国搞“人质外交”,联合25国“对华开战”

2021-8-26 08:16| 发布者: anpopocom| 查看: 284| 评论: 0

摘要: 8月11日,加拿大商人迈克尔·斯帕弗涉嫌“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一案在法院公开宣判,斯帕弗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万元,并驱逐出境。而就在此前一天,法院维持了对加拿大公民罗伯特 ...

8月11日,加拿大商人迈克尔·斯帕弗涉嫌“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一案在法院公开宣判,斯帕弗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万元,并驱逐出境。而就在此前一天,法院维持了对加拿大公民罗伯特·劳埃德·谢伦伯格走私毒品案的死刑判决。


做贼心虚!加拿大指责中国搞“人质外交”,联合25国“对华开战”

两起案件叠加到一块,极大触动了西方国家的敏感神经。加拿大外长加诺毫无依据地声称,这是一场“虚假的审判”,做出了“完全不公正”的判决。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基于政治立场表示,法庭审理“缺乏透明度”,“毫无公平可言”,“完全不可接受”,并强调会继续为涉嫌犯罪的加拿大公民争取获释机会。此前8月2日,美国总统拜登也曾表态,将坚定支持加拿大的“营救努力”。8月11日当天,更有25个国家的50名驻华外交官,成群结队跑到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向加方表示“声援”。

在加拿大方面和一些西方国家看来,斯帕弗、谢伦伯格、以及加拿大前外交官迈克尔·康明凯的被捕和获刑,都是中国搞“人质外交”的一部分。他们还给中国行使司法主权的行为起了个污名化的称呼,叫做“任意拘押”。但从相关事件的背景和实际经过来看,加拿大入境管理部门和警方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扣押和逮捕中国公民孟晚舟,让没有执法权的工作人员没收孟晚舟的电子设备并逼问密码,甚至将密码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此种行为显然更符合“任意拘押”的定义。另外,直到孟晚舟被捕一个多月后,美国司法部才正式宣布对她的指控,这无疑又坐实了“跨境执法”,“长臂管辖”等争议。


做贼心虚!加拿大指责中国搞“人质外交”,联合25国“对华开战”

对于孟晚舟事件的真相,曾有报道给出简明解读——美方声称孟晚舟以所谓“虚假陈述”欺骗汇丰银行,导致后者遭受损失。但实际上,该案呈现“三无”特征:无虚假陈述、无损失后果、无因果关系。孟晚舟没有做过虚假陈述,汇丰银行也没有实际损失,其潜在的损失风险与孟晚舟毫无关系。换而言之,美方纯属是拿一桩无头案栽赃孟晚舟,其动机也不难理解,这正是美国政府全方位打压华为阴谋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中国司法机关对斯帕弗、康明凯等人的处理,并无任何违规或可疑之处。案件由始至终,证据清晰、事实清楚、信息透明,堪称“明正典刑”。在法庭审理期间中,加拿大驻华大使鲍达民也进行了全程旁听,未见有何不妥。西方国家攻击中国搞“人质外交”唯一的理由,其实仅仅只是斯帕弗和康明凯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案,与孟晚舟事件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站在法律的角度上,这根本无法构成因果关系。如果硬要从恶意揣测的角度出发,那也是美国政府为了打压华为,动用政治力量迫害孟晚舟的嫌疑要更大一些,甚至在当前的舆论场上,“加拿大政府受美国指使,非法拘押孟晚舟”早已是公认的不争事实。


做贼心虚!加拿大指责中国搞“人质外交”,联合25国“对华开战”

西方国家基于自身的阴暗心理,认为中国抓捕间谍和毒贩是为了向加拿大政府“施压”,以便“换回孟晚舟”,并以此为由,污蔑中国搞“人质外交”,要求中方释放相关嫌疑人和罪犯。这种与法治精神严重抵触的荒谬做法,充分反映出了西方在中国面前的傲慢心态和对中国司法主权的轻视。在西方眼中,外国人在中国拥有“治外法权”是“理所应当”,中国的司法制度不值得被尊重,外国人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被捕,是中国“拒绝开放”的体现。当中国政府不承认这些自以为是的特权后,他们便大为恼火,甚至还发出战争威胁,企图重演百年前一幕。

比如,日本国际事务研究所访问学者斯蒂芬·纳吉14日在《日经新闻》网站上发表文章,煞有介事地声称,中国搞所谓“人质外交”,增加了战争风险,损害了中国的长期安全利益。他还假惺惺地向中国发出呼吁,称为了建立“信任和互利关系”,中国必须向所谓“研究人员”敞开大门,以确保各国的决策者能够获得有关中国政治意图的“最佳信息”。

不难看出,所谓“研究人员”,无非就是间谍;所谓“最佳信息”,其实是指能够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机密情报;至于“信任和互利关系”,自然就是让中国做一个西方秩序下的服从者。如若不从,那么西方将施以军事威胁。不过,中国对此并不会在意,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已明确指出,中国是法治国家,任何外籍身份都不是“护身符”,个别国家妄想拉帮结派、干涉中国司法主权,这种企图过去没有得逞,将来也绝不可能得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